11月25日,当牛俊杰从社区居干手中接过公租房钥匙,一股暖意涌上心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是牛俊杰做梦都不敢想的,如今已成为现实。
2013年,牛俊杰举家从固原市原州区搬迁到惠农区长城社区惠镁家园居住。当时他家里7口人,除了母亲和孩子外,其他成年人长年在外打工,居住还算宽敞。近十年来,由于家中人口增多,搬迁分配的54平方米的安置房十分拥挤,给生活带来不便。
今年已经57岁的牛俊杰不打算外出务工了,11月中旬和妻子返回惠镁家园,向社区申请到了公租房。“以前那套房子,住的人太多,干啥也不方便,我们在外打工逢年过节回来都没地方住,公租房正好解了我家的难题。一年不到600元的租金,比在外租房便宜了好几倍,这真的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牛俊杰家住房条件的改善主要得益于2020年惠农区出台的《惠农区“十二五”劳务移民“多代多人”家庭住房改善实施方案》,把住房困难的移民群众纳入区公共租赁住房予以保障,劳务移民小区空置的190套房屋面向“十二五”劳务移民租赁,方便移民群众在就近企业务工。
此外,根据《方案》,移民自行在惠农区购买具有合法产权的商品房和其他有自主产权的房屋,并办理不动产登记证,自行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的,每户还一次性给予3万元至5万元的补助。
居住在银河苑的杨彦刚去年就买了一套自己心仪的商品房。“这些年打工手里有了一些积蓄,想给家里人换一个更好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就在市区购买了房子,享受到了5万元的补助。”2012年以来,惠农区分批迁入“十二五”劳务移民4000多户,集中安置在银河苑、长城社区惠镁家园、红宝家园等五个点。经过多年发展,惠农区“十二五”劳务移民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54平方米的现有移民安置房已不能满足一家三代、两代人两对夫妻等家庭的住房需求,“多代多人”住房困难成为影响“十二五”劳务移民家庭后续发展的阻碍,也是落实“四查四补”清单中需要查补的一项重点问题。惠农区采取“多代多人”移民自行购房和申请公租房两种方式,解决了“十二五”劳务移民“多代多人”住房困难,提高了移民幸福感和获得感。(记者 马国珍 周旭 马晓军)